《色不色很重要?以顏色認知作為非視覺社會溝通之媒介》記錄

教室中央有一個ㄇ字型的會議桌,左右兩側坐滿了人,畫面中間有兩位手語翻譯員,講者站畫面的中間後方分享,畫面中投影片為眼睛的結構。
  • 講者:趙欣怡(中興大學數位人文與文創產業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 演講時間:2024.1.21(日)10:00-12:00
  • 演講地點:東吳大學城中校區6603會議室 (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

撰文:邱春瑜

趙欣怡老師先從色彩的歷史脈絡講起,再談到色光的加法、色料的減法,色相、明度、彩度;好像回到以前上課有學過的內容(美術老師我沒有對不起你~我還記得調色用黃色)。接著介紹各種不同國籍學者創立色系色立體的介紹後,我們知道從小三就開始學習最常用的是伊登12色,大學設計類才會用到到PCCS。

顏色元素的圖像

色彩與社會

色彩跟社會息息相關,首先便可從國旗色彩中看出色彩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196面146面有紅色,136個國家有白、96面藍、87黃、83綠。最少用紫色純粹因為織物染料相當難取得。中華民國的國旗也有其意涵,三色是自由(藍)平等(白)博愛(紅)。 最近才剛剛落幕的選舉, 在開票的時候,大家會快速用顏色來辨別政黨, 在成立政黨的時候,顏色有代表的意義,而且在登記的時候也需要標注顏色,而對視覺障礙者來說,無障礙網頁目前也是在色碼有代表意義時需以文字標註(最好加語音)。

講座中也讓我們一起討論性別也是有顏色的嗎?還是是顏色有性別呢? 在日常生活中,廁所標示便是一種性別顏色的呈現。 粉紅色一定代表什麼性別嗎? 在一篇文章粉紅色的歴史(張婷婷,2018)中在二戰後才受女性主義影響多少成為女性代表。另外,人類的膚色也是相當多元,有一位西班牙藝術家Angelica Dass,走遍多國,做出人類膚色色卡也讓人再次驚嘆膚色的多元性。

色彩與視覺障礙

講完社會意涵後,趙老師還是從大腦構造、神經傳導的切入點講述了一下視覺跟人體的關聯,因為非視覺就是會要透過其他感覺(從聽覺皮質驅動視覺皮質層、特別是觸覺)。其實人類大腦在專注範圍外,對顏色的記憶跟判斷是不同的。

色彩其實對人類來說最大的功能還是在溝通。聯覺(聯結不同感官資訊)大概還是視障者最常用以理解圖畫的方式。除了口述影像轉譯外,觸覺上有按壓、振動、溫度等等方式可以處理。然而,當提供的訊息在合理調整後只剩下觸覺或用口述影像時,是否某種程度我們也替視障者作了資訊的遴選呢?而且視覺障礙者是非常多元的,有全盲、低視能、先天盲、後天盲對色彩的經驗也都不一樣, 並非所有的視覺障礙都無法感受色彩。從策略上來講,或許把顏色跟形狀連結在一起是個解決方法,但講座當天現場一調查就發現大家把顏色(紅黃藍)跟形狀(圓形三角形正方型)聯覺應該做什麼樣的搭配就沒共識。多數觸覺色彩符號系統都是由電機背景的專家開發,很有邏輯但可能實用性不高。有用點字、形狀、線條方向、粗糙平滑、軟硬來作,但目前好像也還沒完成一個廣被接受的系統。瑞士也推出了色彩跟嗅覺的轉換器,也有跟音樂進行聯結的具體跟抽象的聯想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研究方向呢!要找到三個最簡單的元素作為系統構築基礎看起來很有挑戰!

相對於接收資訊,在輸出的部分藝術家也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土耳其一位先天全盲的畫家Esref Armagan幫volvo廣告時,還是選用了紅色,透過鉛筆草稿,黏土框邊,手指上色(用手指感受顏料質地乾濕)。以生活經驗完成有透視、色彩還原一般人視覺經驗的畫作。相對於他,趙老師也介紹了數位後天失明視障藝術家;其中有仍然持續使用色彩,也有就認為自己跟色彩絕緣的藝術家。透過熱印,讓原本畫完就無法辨識自己作品的藝術家能再次欣賞自己的畫作、使用紙膠帶定位、透過自身經驗進行混色都是可以持續創作的方式。

參考連結:

學學台灣文化色彩 https://www.xuexuecolors.org.tw/

給色弱色盲者使用的色環 https://coloradd.net/en/

顏色跟形狀的聯覺 https://www.getty.edu/……/form_color/interactive/

歐洲的色型聯覺系統 https://feelipa.com/

身心障礙主題講座5 –「你看見了障礙?還是另一種藝術型態?美術館的多元展示設計與體驗服務」

主講者:國立中興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士學位學程趙欣怡助理教授 

紀錄: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張舫珊同學

時間:2021/08/15(日),上午10-12時

地點:線上論壇

本月臺灣障礙研究學會接連安排三場身心障礙系列論壇,邀請到三位投注心力於相關議題領域的學者,進行實務研究經驗分享與交流。

系列論壇的首場演講,學會邀請到國立中興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士學位學程趙欣怡助理教授,以「你看見了障礙?還是另一種藝術型態?」為題,介紹國內外著名美術館的多元展示與體驗服務,並分享長期致力於視覺障礙美學教育推廣的實作經驗,同時和與會者針對美術館提供視障服務或多元感官設計服務之相關議題進行討論。

電腦畫面截圖,右側為與會人的圖像,共有20位參與人。左側為趙欣怡老師簡報內容,簡報的大標題是何謂藝術?內容:凡事含有技術與思慮的活動及其製作,皆謂之藝術。凡含有審美的價值的活動及其活動的產物,可能表現出創作者的思想及情感,並予接觸者產生共感者,謂之藝術。藝術是一種對「美」呈現,包括了自然美與人工美。藝術是以感情的表現為主,感情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因素之一。藉由美的材料、形式、內容,技巧呈現-美感經驗的具體呈現。

首先,欣怡老師提到障礙與藝術文化的關係,並拋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所謂健全觀眾對於多元感官展示設計服務,是如何看待?以及與自身之關聯性為何?」同時,指出藝術文化領域以經濟發展為導向,且忽略身心障礙者的文化參與等問題,因而透過相關政策下的實踐,將「文化平權」的概念帶入文化參與之中便成為一個重要命題。早期,我國積極推動無障礙設施的項目中,實行完善者多為提供身心障礙者行動上之服務,如公共建築之無障礙坡道、運輸服務、導盲犬等。直到2012年文化部開始推動文化平權之後,提供身心障礙者藝術文化參觀服務才開始慢慢受到重視。

最初,文化部以指定障別示範所的方式,例如於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分別提供聽障、視障的無障礙服務,但後續仍要增加其它障別的服務需求。加上,在提供視障者的無障礙服務中,以符合法規之電梯內按鈕點字、導盲磚的鋪設最為齊全,但是否適用於視障者在美術館參展時之動線指引及參觀資訊,卻仍有改善空間。

其次,欣怡老師以「看不看得見是否決定能不能創作?」帶出障礙與藝術的衝突,說明在人類的文明發展中,強調以視覺參與藝術活動為主流,但是對於視障者來說,又要如何突破視覺上的障礙與視覺藝術的框架,進行繪畫、裝置藝術、行為藝術等創作,藉以在大腦中產生認知美感的經驗。同時,欣怡老師提到藝術對於視障者是重要的,包括空間認知理解能力的增強、刺激觸覺探索技巧與材質感官發展、自尊心的建立、提升社會互動等等,並且藉由其2016年研究指出,我們應該重視視障觀眾參觀需求,依研究結果提供陪同參觀人員、專車接送、數位科技輔具等服務,給予實務工作者於視覺藝術展示設計服務上一大省思。

接著,欣怡老師以國內視障藝術服務發展歷程為例,回應我國美術館於視覺美術教育展示的重要演進。此外,更詳細分析實地調查歐洲與北美地區數間美術館與博物館在視覺展示設計服務上之優劣,其中包含:倫敦博物館、V&A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與肖像博物館、法國羅浮宮、龐畢度中心、加拿大安大略美術館、安大略皇家博物館等,進而分析歸納出美術館應如何設計與規劃展場空間、各類參觀輔具與教材給與視障者,提供館內較為全面的資訊,例如:單一動線規劃提升流動性的參與經驗、APP自主導覽系統、多層次圖版、觸摸藝術品原作等,並應依美術館之實際空間彈性調整無障礙服務,實踐通用設計理念,超越視覺藝術之範疇。

六年前,欣怡老師進入國立臺灣美術館擔任副研究員,在此期間,透過結合無障礙展示設計之專業與知能,投身美術館內之教育推廣、策展「時‧光‧機-從古典到當代攝影藝術教育展」、「國美4.0建築事件簿」,並以無障礙科技展示規劃多元感官參觀服務與設施,實踐文化平權於各類型的文化展覽。在分享實務工作經驗時,欣怡老師特別提到在設計無障礙服務的歷程中,能夠讓不同族群參觀體驗不受影響為最終目的,包括以口述影像解說使視覺障者在腦中能夠呈現圖像概念為目標,且透過配音、配樂形成對藝術品從細節到整體的想像;設置友善輪椅族的導盲磚;製作手語影片;提供點字資訊、仿原作3D浮雕、科技導覽服務(APP、QR Code),給予健全者及障礙者一個好的藝術文化參與經驗。

另外,欣怡老師也分享了多年投入非視覺藝術展示服務與教育推廣的經驗中,反思文字資訊、空間資訊、輔具教材皆與個人感官觸覺相關,惟如何與口述影像結合,突破視覺藝術框架,讓多數人理解藝術之多元呈現方式,比如以線條、氣味、色彩、文字、造型輪廓、空間等轉換方式形成嶄新的藝術溝通系統,並且在提供視障觀眾需求的同時,以通用設計的概念讓所有參與者在使用上不加受限,藉此普及全人類之生活。這些是需要時間的累積與實踐,讓文化平權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能夠永續且貼近所有人的生活。 在欣怡老師的演講後,參與本次論壇成員們亦積極針對其分享內容進行討論。像是無障礙設計服務如何與通用設計連結?增加文化參與之體驗,在培力上或諮詢對象上的策略建議?又如何推廣文化近用,及其未來性與發展性。同時,參與成員亦興奮表示想實際走訪並且體驗美術館內的無障礙服務。最後,非常感謝欣怡老師精彩的演講,使得與會者可透過其在非視覺藝術的實務工作經驗進行深入的交流,思考無障礙服務在如何滿足障礙者之需求下,同時不干擾其他觀眾之文化參與,以營造一個社會共融的參觀體驗

WordPress.com.

Up ↑